關于舉辦“水土保持與荒漠化整治全國重點實驗室/水土保持科學與工程學院(水土保持研究所)第十二屆研究生學術論壇”的通知
? ? ? ?为加强研究生学术交流,营造相互借鉴、启迪思路的良好学术氛围,激发研究生的创新意识,提升科研能力,水土保持與荒漠化整治全國重點實驗室、水土保持科學與工程學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定于6月20日在水保所科研楼二楼报告厅举办第十二届研究生学术论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 ? ? ?一、论坛時間
? ? ? ?2025年6月20日(星期五)9:00-16:30
? ? ? ?二、论坛地点:
? ? ? ?水保所科研楼二楼报告厅
? ? ? ?三、日程安排
時間 |
報告內容 |
報告人 |
|
上 午 |
9:00-9:10 |
开 幕 |
|
9:10-9:30 |
溫帶草原根系分泌物及其介導的土壤碳循環過程對全球變化的響應 |
李 超 |
|
9:30-9:50 |
黃土高原生物結皮覆蓋土壤碳通量特征及其驅動機制 |
窦韋強 |
|
9:50-10:10 |
免耕結合二元覆蓋措施通過優化半幹旱區土壤水熱條件促進玉米根系生長與産量提升 |
王 佳 |
|
10:10-10:30 |
應用基于雙累積曲線的彈性系數分析泾河流域氣候長時程幹濕變化特征 |
汪 楷 |
|
10:30-10:40 |
茶 歇 |
||
10:40-11:00 |
不同地理氣候區森林植被覆蓋對地表溫度的潛在影響:以陝西省爲例 |
王明慧 |
|
11:00-11:20 |
微生物介導的刺槐混交林土壤功能提升及其氣候依賴性 |
张 路 |
|
11:20-11:40 |
A Distributed Machine Learning Model for Blue and Green Water Resources With Transferable Applications in Similar Climatic Zones |
李志斌 |
|
下 午 |
14:30-14:50 |
長期幹旱條件下微生物胞外聚合物比微生物殘體更有利于SOC的形成和積累 |
李會軍 |
14:50-15:10 |
氣候幹旱梯度上土壤微生物的生態進化策略及功能維持機制 |
王小軍 |
|
15:10-15:30 |
叢枝菌根真菌菌絲密度而非多樣性有助于刺槐人工林微生物殘體的積累 |
劉春晖 |
|
15:30-15:50 |
中國生物結皮關鍵生長特征的氣候敏感性及保護狀況 |
韋應欣 |
|
15:50-16:10 |
Impact of Freeze-Thaw Cycles on Soil Carbon and Nitrogen Dynamics: A Study on Microbial Response an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
楊小藝 |
|
16:10-16:30 |
颁 奖 |
? ? ? ?四、评审表彰
? ? ? ?本次论坛以选题创新性、论据充分性、汇报逻辑性为标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若干,对获奖者颁发获奖证书和奖金。
? ? ? ?欢迎广大师生积极参加!
水土保持與荒漠化整治全國重點實驗室
水土保持科學與工程學院(水土保持研究所)
2025年6月18日